杨茗策

杨茗策,山东烟台莱州人,1960年7月22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自幼酷爱书法,师承宁兰智、董魁聚、刘大为、苏轼澍、张旭光老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翰林书画院山东省分院副院长、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会员、中国奇石文化收藏协会烟台地区理事、华人2014年度中国百强书画家

相关评论

    宽博俊整,墨浓沉雄

    杨茗策书法品鉴

                      

    玉山|

     

    我曾经听有人说过,艺术不是科学,不是技术,不是用强攻勤学可以短时间内能够取得成就的。我还不是太信服。直到有位非常出名的人士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才转变了自己的过去固执的观念。然而,艺术真的是不能够教育出来的吗?比如书法艺术,是否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艺术家?这个问题不易回答,但是大部分书法艺术家都是拜师学艺而成的。当然,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位书法帖为导师,通过摹帖、临帖、读帖,通过师古而不泥古的革新精神,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书法艺术特点非常明显,是通过一只毛笔和一张宣纸,在交错的空间和时间内,用计白当黑的墨色和千变万化的笔法表达出的一种简洁而高雅的艺术。但是,书法之所以能称为书法,是因为这种看似单纯的线条里面包含了太多历史的信息和历史的书法技法在内,甚至可以说,书法不是完全原创的,是在承袭书法历史基础上陶铸时代潮流和精神境界的“以旧更新”技法和法则。因此,判断一位书法家是否优秀的标准就非常明朗起来。不论这位书家字体如何瑰丽多姿,多么独领风骚,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和书法文化蕴藉,那么这位书法家就不可能是书法家。

     

    书法的格式有很多种,而书家的风格也多姿多彩。楷书的严正、行书的飘逸、草书的洒脱、隶书的雄强、篆书的古拙都反映出书家不同的审美格调、不同的胸襟抱负、不同的见识修养、不同的性格志向。

     

    当代著名书法家杨茗策在这些方面有着精准的诠释。杨茗策,山东烟台莱州人,1960722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自幼酷爱书法,师承宁兰智、董魁聚、刘大为、苏轼澍、张旭光老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翰林书画院山东省分院副院长、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会员、中国奇石文化收藏协会烟台地区理事、华人2014年度中国百强书画家、中国农民影视书画协会山东分会副秘书长、山东省儒商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济南军区书画研究院会员、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莱州市戏曲家协会副主席、莱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莱州市政协委员、CCTV 发现之旅频道《对话中国品牌》《影响力人物》山东省采编中心主任、莱州市好合百年传媒公司公司总经理。

     

    杨茗策的书法艺术最大的特色是在用墨上。在各种书体中,他以榜书最为擅长。榜书字体宽大,要求墨酣笔畅,因此,他书法用墨方面以浓墨重墨为主调,虽然饱满横溢,却章法森严,内含骨力遒劲,其变化当兴致笔随,墨色变化当于不得不变之时。用墨转折之处以偏锋转笔,力透纸背,雄强宽博。他不同的书体风格基本一致,以宽厚沉雄的风格,遒劲的笔力、森严的置陈布势,彰显出颜体的丰肌。

     

    书家没有介绍自己的师承法帖,从他整体的风格看,书家应该是融合了楷书、行书、和隶书笔法。但他的行书大字不同于一般行书的飘逸潇洒流畅,而是取法重墨为骨,有着行书外观形体的变化。这是书家非常典型的风格。他的书法没有花哨的形体外观,而是以古朴拙重来展示书家内心的审美取向和情怀意志。书家本是实体企业家,脚踏实地、稳重大方的经历也许濡养了他书法的风格。

     

    他的书体中有些特殊的笔画独具特色,比如竖弯钩的钩,他以独特的转笔回锋,用渴笔将其尾部拉长,形成苍劲有力的“白刃”犀利而至。再比如竖画,他多以相对较细的墨落笔,以颤笔延缓,中部到尾逐渐用墨宽大,表达出墨如瀑布的奔腾感,质感十分震撼。

     

    书法艺术风格,是一个书家本身功力、技法、临帖的外在因素在书家本身的修养、见识、器具、胸襟的内在因素下自然流露和表达。书家手腕蘸墨在纸上奔腾,其实早已了然于胸,其表达的不过是书家内心成熟的意象。杨茗策的书法题词有“精气神”、“惠风和畅”、“花海”、“冠品”、“春华秋实”“福禄寿喜”等,这些字体的书写,绝不是因为书家习惯性的再现熟悉,而是体现了书家对人们的祝福观念和良好祝愿的心声。有些书家喜欢写古诗词,通过书法书写古体诗词来抒发对古诗词意境的沉入和向往,来暗含一种独特的心情。有些喜欢做些阿谀奉承之词,这样的书家内心的功利状非常明确。还有些书家喜欢抄写佛经,通过书法的行书表达对佛经的敬仰和崇敬。因此,不同境界和不同人生观念的书家对书法写什么内容是有甄别的。

     

    杨茗策之所以写这些祝福语,与他的社会身份和职位有关。身为一个企业的老总,更多是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福利着想。如何抒发这种情怀,精通笔墨的杨茗策就用书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更深切的祝福和内涵。这些用语我们都非常熟悉,但用印刷体表达出的用意和通过书法家的汗水笔墨表达出的意境和精神层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书法家写字,其实都是用心在写,用精神在写,用自己濡养在写,通过笔墨与讨字的人进行深层的精神沟通。书法家不是肤浅的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字体夸奖就飘飘然,他渴求的不是虚假的赞美而是一种内在精神世界的认同。深层精神世界,是通过书法表观的技法、墨法做敲门砖打通的。因此,一副书法作品送给真正懂书法的人,比卖掉书法作品要高雅的多。

     

    杨茗策书法作品也有一些草书和楷书。他的草书墨苍笔健,变化丰富,布设错落有序,映带掩护,很有格调。他的楷书秀雅俊逸、端庄淑丽、工整严谨。笔画之间法度森严,体现出书家内在严谨求实的精神境界。

     

    书法艺术是一种相通艺术。没有一位书家仅仅会一种书体,大多数书法家精通一种书法兼涉多种书体。这些书体的研习和临帖对整体提高书法水平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每一种书体的风格不同用笔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因此各有所长又各有缩短。能够让多种书法体的长处弥补一种书法体的短处,就会逐渐形成书法家独特的风格。杨茗策书法厚重洒脱、古朴高雅的风格也是融合多种书体特长而独创的,这正是书法家的超凡之处。由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家必须经过这一最困难的关口。杨茗策做到了,他的书法艺术魅力是恒久的。

     

    我们为什么喜欢书法艺术家的字?我们是否真的懂得他们的字好到哪儿?我们大多数人对书法的好感停留在书法的俊秀洒脱上,对厚重古拙、墨色凝重的如椽大笔,我们一般欣赏者往往觉不出好在哪儿来。因为我们太多时候不懂书法历史,不懂书家的根基,不同书家的审美倾向,无法与书法家深层次的精神交流沟通。通过杨茗策书法作品艺术,我们应该有了更多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