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著名艺术家 > 靳尚谊

靳尚谊

靳尚谊,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 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五任、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相关评论

    一、靳尚谊绘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

    20世纪世界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画派、至上派、未来派、表现派、野兽派、立体派以及后印象派。他们都从不同程度上对世界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大潮的带动下,西画在中国传播,开始将西方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质的油画真正传入中国。在1949年以后,中国油画家面临全新的历史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使油画创作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深刻的变化,油画面临新的课题,即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应为工农兵服务、艺术应该深入群众生活等。新老油画家都有一个调整或改变原有的艺术风貌,以适应新时代的任务,扎实的写实手法以带有理性主义的新生活题材成为油画创作的共同题材;靳尚谊先生也创作了一系列“现实主义”革命历史画,从而崭露头角。先生深受苏联影响的“社会现实主义”油画为手段,规范了中国颂扬式人物的造型,不同产生于西欧19世纪下半叶的“现实主义”油画,为了回避“社会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远离政治对艺术的干涉,在70年代末先生将视觉转向了普遍人和“活生生的现实”,开创了靳尚谊先生绘画的新时代。

     

    二、靳尚谊绘画的技法特点

    靳尚谊先生绘画的技法特点总的来说,是中西结合,将中西绘画技法融于一炉。将西方油画的形式、语言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真正融合起来,开始了他油画的中国化,从而显示了先生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技巧,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20世纪70年代,先生意识到,中国的写实具象油画要获得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就必须从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吸收营养。先生曾在山西永乐宫和敦煌做过古代艺术遗址的考察,对传统壁画的以线为特色的造型艺术和它的写意性有所领悟,并产生了把中国壁画的平面装饰效果和线条处理技法带入油画创作的想法。《探索》《思》《画家黄永玉》《夏季牧场》等一批具有中国传统壁画样式的作品便是先生进行油画装饰风格的探索尝试。

     

    1983年先生《塔吉克新娘》的推出,标志着靳尚谊先生的绘画进入了新的艺术境界,在这幅画中先生运用了古典主义绘画的技法,采用了强明暗的处理手法,同时加入了中国壁画的线条又吸收了古典主义的典雅、静穆、柔和,这恰好与中国的传统审美取向相结合。对作品的轮廓线的整体加强,在色彩和形体上尽可能的简单化,去掉那些繁琐的细节并将其概况统一,从而把塔吉克新娘优美动人的形象,略带羞涩拘谨的表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后先生相继推出了《三个塔吉克姑娘》《高原情》《果实》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同一时期先生还创作了不少精美的人体作品,如《双人体》《侧光人体》《自然之歌》等,先生除了运用肖像创作中的色彩及笔墨技法外还着力通过边线整体的洒脱处理和环境的有机结合,把复杂的造型简约和单纯化,追求洗练、流畅。纯净的境界,微妙的色彩变化,把复杂的色彩变化统一在安静的基调中,形成了一种纯洁、高赏之美。

     

    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开始,先生把目光转向了人文水墨画,为水墨画的特殊表现语言所深深迷醉并结合油画,画了一批作品,如《黄宾虹肖像》《晚年黄宾虹》《画僧髡残》,在整个画面塑造中采用了传统写意水墨的手法,加强线的表现力,发挥笔触的效果,注重空间语言的象征性和抽象性,赋予严谨写实的油画某种轻松感和潇洒感;人物头部刻画坚实,跟衣饰尤其是跟那搏动的国画山水式背景以及黄宾虹式笔触形成强烈的对比。精心塑造的头部,仿佛将我们拉近所画人物,而松散跃动的背景将我们引向远方。这种境界所传达的恰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吻合。可以说《黄宾虹》肖像系列是先生在尝试油画与中国水墨画相结合,体现抽象的笔墨情趣,而《画僧髡残》则是在松散跃动的笔触间传达变幻游移的中国意境。

     

    三、靳尚谊先生绘画的艺术思想和时代价值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境界和艺术情趣的真情流露,从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先生把自己的艺术理想凝聚在肖像创作之中,刻画了一系列中国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人物,成为一个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追求善良与智慧的象征,从而流露出先生追求“人性回归”与呼唤美好的社会理想,而更难得是先生不仅在炽热的追求之中,而且时时刻刻在冷静的探索之中。更重要的是他将油画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将西方的古典主义的坚实,浪漫主义的想象,写实主义的朴实,印象主义的瑰丽贯彻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启了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大门,从而影响了一大批学者走上“新古典主义”写实体系的道路,促进油画的民族化,并以自己所处的核心地位及影响推动中国油画的发展。